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育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做有品质的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笔者理解就是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职业人,“职业素养”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必备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超越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行为主义观念主导的任务技能观。这个时期人们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将焦点集中于操作技能的掌握,培养出来的职业人只要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就算拥有一定的职业能力。
第二阶段,整体主义观念主导的关键能力观。指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缺少的,可迁移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如:“基础能力”“职业拓展性要素”“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时代关联性要素”。人们对于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第三阶段,建构主义观念主导的整合能力观。职业适应能力通常涵盖一系列包括人际交往和沟通、合作以及学习等在内的通用能力,还包括在复杂的工作环境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备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职业能力的认识深化至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在工作和实践中应具备的有利于任务完成、促进自我发展的一种综合素质。在当前教育环境、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综合影响下,职业素养的提出一方面来自职校学生就业实际中遇到的难题,一方面来自企业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本源体现
笔者理解职业素养应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式的概念,对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解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最高状态是建立起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观
职业素养培养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树立起对所从事职业的崇高感,职业技能和知识掌握的好坏在不断学习中会持续增长,而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些人在很早就打下了正确职业观的基础,有些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的最高状态就是“工匠精神”。
(二)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现在企业文化的认同
笔者在近几年走访了大量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多位人事经理不约而同地提出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到用人单位后要认同所在单位的企业文化,这样他自己会工作的很稳定和愉悦。对企业而言,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促进其企业的长足发展,在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的前提下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空前加强,一个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员工会更加认同企业的优秀文化,会更易于适应所处的工作环境,会被企业良好的大氛围所影响和包容。
(三)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具有双重性,即职业素养共性和个性。职业素养的共性就是通用职业素养,通用职业素养是基于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同时从某个人终生发展的视角、人文需求、以及个人特质发展需要来看,通用职业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是个体在长时间的修养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职业素养的个性就是专业职业素养,专业职业素养是从事具体岗位、专业所具备的特定要求,与具体工作任务紧密相连。
(四)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中职学生的底气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笔者在专业调研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给予中职学生很多正面的评价和肯定,如:同学们动手能力强,心态稳定,愿意付出。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提出中职学生对未来的目标不远大,不清晰。这是我们的学生底气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加强职业素养培育。
三、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体系的构建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和过程教育,让中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企业和社会的实际要求,从而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修正自我发展的职业规划。笔者将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体系构建成重构、遵从、内化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体系的实践——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
笔者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综合实训、社会活动、主题教育等过程中,对职业素养培育做了全面探索和具体的实践。
(一)从课程体系出发架构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培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素养概念认同,建立行为指向,因此搭建符合培养规律和要求的课程平台正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有效强化职业素养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课程设计时,尽力考虑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契合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笔者深入挖掘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对学生独特的育人价值点,在任教的课程授课计划中,除了写出知识点、技能点外,还增加了素养渗透点(包括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严谨、规范、诚实、环保、耐心和稳定的职业心态等各个方面)。将职业素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见表1。
(二)在综合实训中落实职业素养的思想
在专业实训中实践“技德融合,素能一体”的培养思想,在实训教学中设计“素质+专业+实践”的培养方案,在综合实训中贯穿职业能力进阶培养,从基础能力到核心能力,再到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进阶式训练体系。并且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引进企业工作流程,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企业工作方法和重视工作要点,在这个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验职场工作氛围。因此,学生不仅提升了专业实践技能,了解企业工作环境,懂得敬业精神、竞争合作、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而且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会有独特感情和职业责任心。
《化工产品全分析》课程是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三年级的专业课,但是初学时,学生拿到真实的样品还是不知如何开始检验,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的指导、陪伴并借助具体的产品载体来综合训练以往所学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笔者在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其中,探索如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些教学细节的具体做法。
1.接样品时对送检方所有信息的保密,自觉遵守所有检测数据最终结论的保密性,这些是分析检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这些素材点的扑捉、展开、讲解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在综合实训时,每个产品任务复杂,需要较长时间并且繁琐的检验过程,对操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职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全过程辅导中除了整合所有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训练培养学生的耐心,有条不紊的认真完成复杂任务的稳定心态。这些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也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去体会和强化养成的。
3.严谨、诚实的工作态度是分析检验的必须和基本职业素养,结合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要强调分析数据的诚实,不可随意涂改、编造。有效数字的处理,数据保留小数点的位数这些严谨的态度,职业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具体的任务中反复打磨落实的。
4.工作流程中职业规范的塑造。我们的学生近年来就业去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较多,那么最后专业课教学阶段,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有机的把真实工作现场第三方检验的规范流程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对于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很有必要。
(三)以实践活动延伸职业素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包含认知、行为、伦理等许多内容,通过建立活动导向的职业素养培养机制,将外在的职业素养价值观、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内化为学生自行遵守的原则,才能真正完成了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综合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笔者在实训室里和同学们做学一体进行着专业教学;课后带着同学们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调研,拓展教学,引发思考。在主题教育课上大家分享各自的思考,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活动案例如下:
1.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主题教育融通的职业素养培育构架设计。
2.教育实施过程。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学习《食品分析》课程为契机,引导同学关注各种食品安全热点、收集相关信息和调研,深化专业教学,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使命感,使专业教育和素养教育达到最佳融合。
第一环节专业课上,在实训室中和学生们一起做葡萄酒中SO2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测定;瓜果蔬菜中残留农药的检测;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等。理论实践做学一体。
第二环节社会实践,如带学生去了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二厂参观,从原料奶开始,到各种乳制品生产的流水线及成品奶的冷冻运输全过程,从走进乳制品检测分析实验室,到聆听工程师的讲解。和学生们参观了杏花楼股份有限公司,感受厚重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店史馆),走进食品的加工车间,体验杏花楼食品安全检验的实验室。学生们收获很大,对课堂上讲的专业知识有了切实的体会,并积极主动地向企业负责人提出食品安全问题。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走访饭店,采访地沟油问题、去大型超市关注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绿色食品标志、各种食品的添加剂、保质期等,同学们自己设计了问卷调查,采访了市民。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环节主题教育课,实践回来后,结合当下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课。事先鼓励同学们收集食品安全热点相关资料、视频。笔者做了素材丰富的PPT,如参观的全程录像、中央台新闻联播的权威报道等。在主题教育课上由于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和铺垫,此时同学们发言的激情异常高涨,所有同学都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有讲解瘦肉精、皮革奶、三聚氰胺、塑化剂、染色馒头等的;有谈到诚信危机的;有谈到加强食品检测分析的;有谈到行业潜规则的;同学自己争论起“如我是该厂的一名分析检验员,知道有三聚氰胺该怎么办?”的职业道德问题;有谈到检验分析手段不健全,提高检测仪器问题。
这时已很难分辩出是专业教学还是德育课,所有的职业素养教育显得那么自然,学生的观点都那么真实,一个个感悟都发自内心的震撼。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说教,只要给学生一些引导。同学们为自己有深度的思考和有说服力的辩论,感到无比自豪和成就感,这种久违的自信正是我们的学生所需要的!此时他们自己之间相互的教育比任何老师的说教都有效。
五、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实践的反思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在专业课中渗透职业素养是必然趋势,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体验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使“无痕德育”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活动中获得态度、动机、价值观,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景交融,文道一体,潜移默化之功效。实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本”的目标。培养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是职业教育的愿景。
#TAG:
学校新闻: